为了青春奋不顾身

——《怒放之青春再见》观后感

期次:第275期       查看:32

“人的一生,至少要有两次奋不顾身,一次为了爱情,一次为了梦想。”这是昔日“水木年华”成员、如今的新晋导演卢庚戌对于青春与生命的感悟。或许也正是因为他内心深处这份一直涌动着的某种“奋不顾身”的冲动,才有了他的电影处女作《怒放之青春再见》。
  《怒放之青春再见》里展现的,是70后那一代摇滚文艺青年的爱与伤。马路是某网站的中层白领,有妻有女,有车有房,生活稳定,然而事业的瓶颈和家庭生活的平淡琐碎让他倍感郁闷。直到有一天,20年前的初恋女友李爱突然造访的电话让他平静的心湖泛起涟漪。二人数次相约见面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但马路的记忆闸门却因此而被打开,有关青春的前尘往事一时间汹涌如潮……透过本片,观众能看到同类电影里最显著的共同元素:青春与怀旧。如果一定要找出不同之处的话,那便是摇滚。
  摇滚让青春回忆触手可及。1993年,撸管的少年因为摇滚,终于有勇气离开冰冷孤寂的被窝,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泡妞事业之中;1993年,抠脚的胖子也关掉录像厅从香港三级片里抽身,敲响新生活的第一声鼓响;1993年,马路和郑天亮为了梦想,踏上了“吉他一出,姑娘全扑”的人生不归路。1993年是音乐的黄金年代,1993年,在黄家驹去世的消息中,舞池里正在打群架的孩子们,和时代一起,集体心碎。
崔健、黄家驹、乐队、初恋、友情、梦想……片中这些所有和青春有关的元素不仅都有强烈的时代标签,亦有着不容忽视的摇滚烙印。如果你恰好是70后,而且对摇滚音乐有过些许接触或了解的话,那么这样一部影片应该会引发你的共鸣。当然,若你热爱摇滚,痴迷过崔健的《一无所有》、《一块红布》等代表作,曾为黄家驹的死而潸然泪下,或者,你年少时候也曾勇敢追梦,而如今却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为了家庭和生活辛苦打拼的话,那么这部电影也一定会在某个瞬间击中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个角落,让你顿时热泪盈眶。
  影片也有让人惊喜的情怀,音乐人出身的卢庚戌,并没有把影片拍成一部K歌合集,而是用一首
首镌刻记忆的老歌,串联起20年的时光,《野百合也有春天》、《对你爱不完》、《一块红布》……以青春记忆的怦然,去替换中年现实的危机,在伤感的氛围中寻找着旧日激情。看片前朋友说,老卢其实对自己的片子心里没底,这种没底儿,呈现在影片中,是泡妞者妞恒泡之,是爱吃大腰子的铁岭鼓王成了烧烤摊的老板,是梦想成为新一代摇滚教父的人囚于酒吧醉客,是始终不曾把爱说出口的人在家庭生活中一再走失——是那种人到中年的怅然若失。而那些来自现实的真实,转化成影片中的故事,能焕发怎样的精气神,是需要观众品味的,因为关于青春,已有过太多人讲述,以中年人的怒放去缅怀青春,卢庚戌有着自己的套路。
  音乐、真诚、回忆、爱情,这些难道只是文艺青年们所珍视和追求的吗?其实人人如此。大体上,文艺青年在引领着文艺,而芸芸众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文艺影响着,改变着,消费者。大家选择在城市里生活的原因不应该是城市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赚钱,更多的荣华可以享受,而是因为城市是文化的中心。城市中的一句话,一首歌,一部电影,一张海报,都会影响甚至改变文化。
  怒放,不仅是一种青春的状态,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如今,我推荐这部电影,我写这篇文章,其实都是为了说明一件事——在这个世上,我们当求什么。(信息学院 13信管 卜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