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教育问题

期次:第316期       查看:18

  不久前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关于中英教育模式对比的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中国的教育体制一直饱受争议。大多数人认为,在现行形势下,高考是相对而言最公平的制度。在统一高考的制度下,你不必担心自己的家庭背景,用分数说话就足够。中国人口数量庞大,高考的确让更多寒门子弟走出农村、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来看,现行制度在形式和程序上大体是合理的。但是中国教育仍饱受诟病,归根结底还是那个老话题——应试教育。
  当中国学生快速地掌握各种公式原理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去问“为什么”。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把知识真正的吸收,只是因为这是所谓的考点而去掌握。在这种状态下,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老师上课讲的都听懂了,但考试题还是不会写”。应试的弊端就在于其“管窥效应”——过度关注于技巧的掌握而忽视理解环节,大部分学习者难以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在测试时更多的靠“经验法则”和背诵记忆作答。尽管这样能够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但是这种教育方法的副作用将随着教育层次的升高而凸显。在纪录片中,几位英国女孩由于不适应中国老师的教学,请她们原来的数学老师重新讲解了课程。当你能够从一个事物的产生开始去了解它,你才能更好地运用它。之后中国老师为了提升大家的兴趣,带来“九连环”让学生探索怎么解开。可以看到,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们的表现更加积极主动。
  我想谈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学生人格的塑造。纪录片中,几个英国学生被老师罚站。包括受罚者在内的学生都觉得这种惩罚方式很“新奇”。但是在国内,罚站确实是中小学阶段老师较为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这种方式是否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与其当堂罚站、公开检讨,为何不惩罚义务劳动或社区志愿服务?将学生直接暴露在与之朝夕相处的同学的目光下接受惩罚,得到的究竟是反思多还是反感多?老师选择的教育方式不当或者情绪控制不当,若事后未能及时与学生沟通,则会严重破坏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个典型事例是学校对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大多数学校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即严厉禁止早恋行为并通知学生家长,却很少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对待青春期的情感。中国教育所忽视的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对学生“认识自我”的引导。我们总是被告知“上了大学就好了”,却少有人问“你想从大学获得什么”。我们每天与试卷相伴,却要在填报志愿的短短几天里决定未来的方向。这不得不说是现行体制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教育应该追求什么?不是以外国教育为标杆去模仿、追赶。文化差异、国情差异等因素都决定了我们独特的道路。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亟需将教育红利“变现”。我认为教育的终极追求是“人性”。没有刚入学的孩子能够四十分钟端坐不动,没有学生会愿意当着同学的面受罚,没有年轻人会愿意让父母为自己选择人生方向。人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如何恰到好处地“施肥”,是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教育的客体是学生,将教育成果不如意习惯性地归结为学生“不努力”是极其不明智的做法。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天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如此教育,方可成材。
  (法学院 13法学2班 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