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爱恋

——周海泉、刘俊玲校友的爱情征程

期次:第329期       查看:22






  2015年12月16日,大风为北京吹出了一片蓝天。在校友伉俪周海泉、刘俊玲家中,阳光透过阳台的纱窗暖暖地照在桌椅上,在宽敞明亮的客厅中,在茉莉花茶清丽的芬芳里,两位老校友谈起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南通北通把缘牵,文革动乱情相连
周海泉校友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天生港镇,50年前的8月24日,他以镇“状元”的好成绩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前身),同年,刘俊玲校友毕业于北京名校潞河中学。刘俊玲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有着北京女生的爽朗与大方。“我当时就是一个女汉子。”她笑称。两人分别就读于金融系和财政系。刚入学那年,校园生活自由而美好。周海泉一进校便负责起班级宣传工作,同时担任学校美工组组长、校广播站编辑。而刘俊玲同样是一名文艺积极分子,是班级文艺委员。尽管当时自由恋爱较为普遍,但跨专业的情侣却并不多见。谈起如何开始这段感情时,周海泉笑着将其归为“缘分”使然。“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1966年12月31日,那天周总理接见首都百万财贸大军,当时正举行拉歌大会,你们刘阿姨是领唱兼指挥,她的声音条件很好,让我印象很深刻。我记得后来大家搞辩论,她一个人站在凳子上念着报纸,一下子就把大家都压住了。”而周海泉广播站编辑的身份则为两人的再次见面埋下了伏笔。一日中午,广播站临时接到重要通知需要播送,却无法找到播音员,这时周海泉想起了拉歌时那个让他印象深刻的声音,便通过向他人打听找到了刘俊玲前来救场。
  “从那以后,他老到宿舍楼下来找我。”刘俊玲笑着说,而周海泉也不禁笑了起来。爱情似乎就在那个时候悄然来临、无声无息,而真正情定的时刻还是文革期间的一个夜晚。
  1966年文革开始,一次,首都红卫兵总部在午门前演样板戏《白毛女》,要求北京各大高校组织学生前去观看。由于文艺工作突出,组织人员观看的任务落在了周海泉身上,而恰巧,刘俊玲也是组织者之一。活动结束的时候,已是夜幕降临,其他同学陆续回家,无意间周海泉和刘俊玲成了最后离开的两个人。“她家在北京,得坐公交车回去,于是我就把她送到了公交车站台,一路上我们聊得很投机,我不知怎的就拉起了她的手。”周海泉回忆道。北京的冬夜在那天也似乎变得格外温暖。从那以后,二人便基本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
  周海泉和刘俊玲的相识、相知到相爱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我俩特别巧,我是江苏南通的,她是北京通州的,一个南通,一个北通。”周海泉笑道。而两个人,一个喜欢写稿画画,一个热爱主持指挥,彼此欣赏,彼此敬重。“他写字、画画都特别棒!”刘俊玲对丈夫的称赞总是在无意间流露出来。而周海泉也不忘乘机夸赞妻子:“她是文体积极分子,还会打篮球、跨栏呢!”兴趣和缘分将两人连在了一起,爱情也在悄然萌芽,慢慢生长。
那是最坏的时代,却有最好的时光
文革如狂风般席卷而来,北京市各大高校全部停课。1967年,学校被用来建烟场,全校师生集体搬迁到河南信阳地区。周海泉和刘俊玲不在一个系,因而被分配到不同的村子,见面远不如原来容易。两个村子之间距离遥远,如果徒步行走,来回一趟要三个小时以上,但两人仍然约定好每周轮流去看望对方。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他们彼此的陪伴尤为珍贵,对方成了那个混沌世界里最温暖的依靠。
随着文革愈演愈烈,学生们之间的互相攻击也变得愈发明显和常见。周海泉也未能躲过被贴“大字报”的当头一棒。面对无端指责,周海泉感到非常委屈。刘俊玲深知他内心的苦处,总会在周海泉精神脆弱的时候从另一个村子赶来,陪伴他、安慰他,帮助他释放心里的委屈和焦虑,始终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所幸被贴大字报的厄运最终在当地解放军的信任和帮助下结束了,但那段时光在两人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我还记得是在田埂上,她陪我聊天、安慰我。”周海泉深情地回忆。在关键时刻刘俊玲不离不弃的陪伴和安慰,让两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苦难使人痛苦,而彼此陪伴是最好的解药。两人达成一致,不搞“打砸抢”,不闹事,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周海泉始终专注于他所热爱的文艺工作,而刘俊玲也在自己热爱的广播站出色地开展着自己的工作。
  文革的浪潮继续淘荡,经过了5年的劳动改造,1970年,两人面临着毕业分配的问题。当时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被称作“臭老九”,需要发放到部队里接受解放军再教育,进行全方位改造。根据“照顾关系不照顾地方”的分配原则,如果两人是情侣关系,那么很有可能会被一起分配到遥远的西部。然而,由于周海泉和刘俊玲平时做事踏实,表现出色,各自的工作都受到了大家的认可,两个人拿到了前往湖北省钟祥县罗汉山的武汉军区207部队军马场的名额。“在部队里别人不准谈恋爱,但我们是一起分配过来的,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就可以手挽手遛弯儿。”周海泉笑道,“这也是算缘分!”两人在军马场接受军事队列训练、实弹演习、野营拉练、远途接运喂养军马等艰苦繁重的锻炼。尽管遭受胃病、灰指甲等疾病的困扰,但两人始终并肩作战,从未对无情的现实与难熬的生活低头。
从湖北到北京,风风雨雨深情依旧
文革的浪潮随着时间逐步平息,1972年初他们被分配到湖北鄂西大山区,王昭君的故乡——宜昌地区兴山县,有了正式的工作。回忆起在兴山县的日子,两位校友满是怀念。
  在兴山县,周海泉成为了一名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让周海泉对工作倾尽心力,早出晚归,难以照顾家庭。当时兴山县条件不好,食物不足,两人商量后决定让已经怀孕的刘俊玲回周海泉家乡江苏南通待产。由于工作繁忙,周海泉无法脱身送妻子回家,刘俊玲只能一人买票倒车坐船回到南通。回想起在兴山当教师的十年,周海泉言语中满是对妻子的内疚和歉意。“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真的是不懂事,只知道搞事业,让她受苦了。”但有付出就有回报,一心钻研教学的周海泉在教师的岗位上干出了斐然成绩,周围的同事们夸赞周海泉“老周你真有两下子!”湖北省的教育杂志也找周海泉约稿。“当时兴山县的教育非常落后,财会专业的教材质量都不行,于是我拿着在大学时期保留下来的两本财务方面的经典教科书,结合理论自己编写适合中专生的教材,教导学生。”现在周海泉虽然已经离开讲台多年,但学生们依旧记得周老师的勤勤恳恳,深情厚谊。每每周海泉、刘俊玲夫妇重回故地,学生们纷纷前来看望。
  尽管工作后聚少离多,但两人用自己的办法制造着小小的浪漫。周海泉在担任老师期间时常会带着学生去离县城较远的孟家湾实习,带着学生们搞拉练,下农学工,长时间无法回家。那时刘俊玲在县城广播站当播音员,每天中午负责播音、放歌,不放心家庭的周海泉和妻子约定,“要是家里有好事,就放《我们走在大路上》报平安,要是有急事就放《不忘阶级苦》,这样我就能知道你在家里好不好。”就这样,两人依靠着广播里的歌曲联络感情。每每听到《我们走在大路上》,周海泉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只有他懂得这首歌背后的深情。
  浩浩荡荡的文革终于要结束了,周海泉和刘俊玲始终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应当是财会金融方向。在1974-1978邓小平第二次恢复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周海泉先后两次向宜昌市委写信,申请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迎着改革的浪潮,1979年10月,周海泉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回到了离别整整10年的北京,来到化工部的直属企业做起了财务管理工作。
  80年代到90年代,他们夫妇积极投身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当中。周海泉先后参与了化肥厂、铁路扩建等工程的建设,带领着公司职工干出了一番事业,后来又被调到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的中体国际公司,负责财务和审计管理工作,并参与援外建设。而刘俊玲也在国企里从事财务管理的工作,勤勤恳恳,敬业奉献。在周海泉出国的三年时间里,两人保持着过去写信、写诗的习惯,坚持每个月通信联络。三年下来,诗信已经有了厚厚一摞,每一封信件都承载着穿越几万公里的思念与祝福。
琴棋书画合唱太极,携手继续精彩的晚年生活
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刘俊玲、周海泉相继退休。现在二人即将步入古稀之年。尽管已经退休,但生活的精彩程度并不亚于退休前。周海泉琴棋书画样样皆懂,刘俊玲喜欢合唱、太极拳。“你们刘阿姨的太极打得很好。”周海泉称赞道。除此之外,旅游是两人共同的爱好,法国、俄罗斯、瑞士……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会拍照留念,回国后制作成一本本相册,用来留存难忘的回忆。不知不觉,照片集已有半米多高。“下回我们打算去美国和日本!”周海泉笑道。
  停不下来的俩夫妇还承担着联系各自同学的工作。在今年的中央财经大学65级校友相识50周年聚会上,周海泉展示了自己做的纪念视频,并搜集了全班同学的旧照做成了纪念物品送给大家。而最近,周海泉又开始忙碌高中同学的联络工作。
  采访结束前,大家提出要一起合照。周海泉拿出自己的三脚架,认真地选取场景、调整光线、调试角度。而一旁的刘俊玲静静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微笑着,时而插上两句。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止,两人手上的对戒闪闪发亮,只让人觉得暖心而美好。
  (校友工作志愿者梭娅、黄思邈、赵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