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大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战略”解读之一

精英教育发展战略

期次:第337期       查看:9

  编者按:《中央财经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和全校师生共同的行动纲领,学校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规划落实展开,为规划落实服务。在“十三五”规划中,学校通过科学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谋篇布局,确立了“精英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强校、国际化和依法治校”五大发展战略,向着建成“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宏伟目标迈进。从本期起校报将分五期刊发由发展规划处撰写的学校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战略”解读,宣传学校“十三五”时期重大改革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全校师生对学校“十三五”规划的认识,以凝聚全校师生力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强规划落实,为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而努力奋斗!
《中央财经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确立了精英教育发展战略,这是学校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建成“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对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培养精英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深刻认识精英教育发展战略,整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争经过“十三五”建设,学校以“卓越”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较为稳定的具有中央财经大学特色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的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建设,为学校建成“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努力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名校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
1.精英教育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一词有三种基本含义,一是指教育目标,即培养精英人才;二是指教育模式,即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指教育的发展阶段,即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我校“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精英教育发展战略,即是专指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和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精英教育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条件下,其内涵也不同,但以“培养精英”为主要目标的质是不变的。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无论一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哪一阶段,精英教育始终都是其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代表着该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起到示范性领袖作用,引领着该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自中世纪大学建立以来,国际高等教育一直以精英教育的形式存在。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率先由精英教育发展阶段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尽管各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办学目标并没有改变,并已成为国际通例。最初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学者马丁·特罗曾指出: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普及转变,并不意味着前一个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得到转变。”“在大众化教育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结构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
  在我校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建成“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宏伟目标的过程中,确定精英教育发展战略,探索创建具有中央财经大学特色的精英教育模式,对于不断提高我校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精英人才精英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精英人才。现代社会所指的精英人才,是指先天具有优秀潜质的个体,藉由最好的教育方式,充足的教育资源,经过特殊的教育和训练,成为在未来社会各个领域中有所成就、才能突出,能引领社会不断前进的优秀人才,对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精英人才应该具有以下素质: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厚的知识基础、精湛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适应性;卓越的协调、表达、沟通、思辨能力;清晰的思维、深刻的批判能力;富有探索、合作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3.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模式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研究型大学始终坚持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精英教育。尽管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在精英人才培养方面有不同的传统和教育模式,但它们也有共同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为:(1)选拔优秀生源是实施精英教育的先决条件;(2)培养目标由知识精英发展为世界领袖和学术领袖;(3)精英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广度与深度并重的原则;(4)灵活的教学模式是精英教育的重要途径;(5)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师资条件保障;(6)实施严格而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机制;(7)充足的教学经费投入是进行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物质条件保障。
二、我校“十二五”人才培养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
2004年,学校确立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分“三步走”,每五年上一个台阶。经过十年建设,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办学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在本科层面,学校深入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实施“专业提升计划”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生层面,学校制定实施了《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综合改革方案》,率先举办经济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以教育部工商管理、会计、法律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以资产评估、保险硕士专业学位全国教指委秘书处建设为依托,发挥我校在财经类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10项;拥有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教学团队10个;新增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总数增加到8个;新增7名国家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总数增加到14名,新增双语教学示范课、在线开放课程等13门;16本教材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获批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和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评全国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最高等级A级成员单位。
三、“十三五”精英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预期指标
2015年3月,《中央财经大学章程》提出了精英人才培养目标;2015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财经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精英教育发展战略;2016年6月,《中央财经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印发,《规划》确定了“精英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强校、国际化和依法治校”五大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力争经过“十三五”建设,学校以“卓越”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精英教育发展战略是我校十三五期间寻求以“卓越”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发展战略,也是适应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要采取的重要举措。
  实施精英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 学校秉持“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精英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精英人才”人才培养体系路线图,精英教育培养体系取得重要进展;不断开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探索新做法、取得新成就;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课程、重点教材、专业实验室等教学基础建设持续扎实推进;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方式方法等内涵发展更见实效;转专业、辅修、跨专业学习、质量监控等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国内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较为稳定的具有中央财经大学特色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精英教育发展战略的预期实现指标:建成多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精品课程达到总课程的50%,全英文课程数量达到总课程数量的10%,经典类课程总数达到40门左右,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50门左右;在全国有影响的教学团队达到20支左右;在校学习期间具有海外课程学习经历的学生人数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10%;在全国有影响的博士学位论文达到10篇左右;接收硕士生推荐免试比例提升到20%左右,博士生硕博连读比例提升到40%左右,内地硕士生、内地博士生招生中来自重点院校毕业生比例提升到60%;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形成以“教师队伍精干、课程体系精炼、教学内容经典、课堂教学精讲、课前课后精读、师生追求卓越”为特征的“五精一卓越”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四、“十三五”实施精英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工作
“十三五”期间,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深入贯彻“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努力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和完善本科招生选拔机制。贯彻落实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关要求,健全科学、公平、合理的招生选拔机制,充分发挥学科专家作用,选拔优质生源。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现有本科生辅修教育机制的基础上,探索试行复合型专业和双学位招生项目以及按学院宽口径招生,进一步提升我校吸引优秀学子来校学习的竞争力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力。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探索研究交叉学科双硕士学位招生项目,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测试的基础上,发挥导师在博士生招生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学生科研素质和学术潜质的综合考核;在总结实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校推广。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科阶段,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按照“专业建设强特色、优势专业求卓越”的思路,加大专业建设投入,继续开展专业提升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建立健全专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参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按照各专业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我校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大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制定教育教学专项改革方案,明晰精英教育战略的规划设计、实施路径和主要举措。参照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统筹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推进校内外导师制、暑期学校、小学期制度、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实现培养模式创新;整合相近学科、专业的课程资源,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体系,增强通识课程建设,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通过国内外联合培养、学生出国访学等机制,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研究生阶段,深化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着力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进一步优化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经典名篇名著的教学、学习与研究,强化学术训练与写作能力培养;完善博士生中期考核与淘汰分流机制,逐步建立支持博士生、硕士生面向学科前沿开展原创性研究的激励机制;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探索建立全英文硕士项目,力争每届研究生到海外攻读学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的比例达到20%。专业硕士生培养,坚持需求导向、应用导向,以创业创新能力为中心,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强化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细化双师型导师队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具体工作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加快形成具有中央财经大学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推进课程、教材和教学团队建设。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要求不断提升课程标准,构建精英教育课程体系,加大精品课程、全英文课程和经典类课程的建设力度,统筹制定“教育+互联网”发展规划。课程建设理念由“教授知识”为主向“引导学习、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为主转变。建立课程委员会,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合理规划课程学分;增加课程建设投入,加大力度建设全校性共享公开课、视频课、慕课等在线课程,完善管理和使用办法,推广教学互动新形式。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鼓励教师研究和编写高水平优秀教材。充实完善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库制度,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高水平教材和专业教学案例库。精心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实施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建设10支左右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提升思想引领力,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育,以学生学习成效、体验和满意度为导向,改进和完善教与学的评价机制;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试点改革;强化课业和过程训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需要,新建及改造具有专业特色、技术领先、功能多样的新型实验室,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探索性实验学习活动。加强教学科研软件和数据资源建设,统筹建设云计算平台和云实验室,完善高性能并行计算环境以适应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重点建设学生调查研究基地,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研究项目。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创新创业文化,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等,将创新创业教育推向深入。全面普及创新创业教育,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习或实验计划。
  ——加强学生工作。强化全面发展和全员育人理念,适应学生代际特征和群体特点,构建高效专业的学生工作队伍和科学精致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强化全过程和全方位理念,完善学生学业发展支持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建设“创新、诚信、科学、人文”融合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体系;完善全日制学生奖助体系和学生荣誉体系,使学生学有所助、学有所长、学有增值。
五、“十三五”精英教育发展战略的质量保障措施
1.坚持教学科研为中心的文化导向。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着力维护校园秩序,以人为本营造宁静和谐、崇尚学术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支持师生在学术领域奋力开拓、追求真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加强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建设,完善学术诚信机制,提倡静心教学,潜心治学,严谨扎实的学术风气,弘扬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学校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为学生全面成才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健全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着力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严格教学业务过程管理,完善学生评教、评课、评学和评管理服务调查,规范质量控制环节,完善分流与淘汰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科学设计培养目标,完善课程标准和学习评价制度,严格教学管理。改革和完善本科教育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评价、学习评价和管理评价,做好教学需求和教学效果的收集和反馈工作。
  3.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与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科学设计培养目标,规范课程设置,开展质量评价。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学评估办法和课程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学风监督与惩戒机制,严惩学术不端行为。以课题立项等手段促进和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4.完善奖助体系与配套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层次和类型的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善奖助体系的配套制度建设,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价办法和工作流程,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发展规划处 郭德红 林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