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大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战略”解读之二

协同创新发展战略

期次:第338期       查看:19

协同创新发展战略作为《中央财经大学“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所确立的五大战略之一,是回应《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方案)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实施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我校力争产出更多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巩固学校在财经科学领域的优势地位,充分发挥协同创新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中的助推作用,早日将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一、“双一流”建设中的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来自企业界,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从早期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技能、技术的分享机制。但随着科技研发对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渐显著,企业界和科技界之间的交融也日渐深入,协同创新的概念被学者们迁用到了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目前,对协同创新较权威的定义是: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
(二)协同创新的几种模式
协同创新按其主导不同,可分为以产业组织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和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又可进一步细分:一是“校企协同创新”,以产学研为基本表现形式,通过高校的研究力量与行业、企业资本力量的互补,共同推动新技术研发;二是“校政协同创新”,主要以高端智库为表现形式,高校的研究团队成为参与国家、地方政策制定的重要力量,参与推动政府的科学决策;三是“校校协同创新”,通过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之间的联动,改革科研体制、融通创新资源、共享研究发现,乃至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协同育人。
(三)如何通过协同创新推进“双一流”建设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双一流”建设方案,作为“985工程”、“211工程”和“2011计划”的承续,突出了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该方案第六条提出:“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健全科研机制,开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推动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环。
“双一流”建设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如何调整优化学科布局,而协同创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首先,协同创新通过回应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现实问题,致力于汇聚不同学科的研究力量,让特色学科群自然地整合为一流学科;其次,协同创新通过科研体制创新,致力于实现经费、设备、人员、思想、技能等创新资源在学科之间的无障碍流动,从而打破学科壁垒,催生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新的发力点;再次,协同创新能有效拓宽社会资金投入高校科学研发的渠道,结合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充足的财力、物力保障。综上所述,学科调整应当以协同创新为引导,以学科专业之间的内在连接、科研团队之间的自发联动、不同学科对现实问题的共同关切为驱动力,通过长久而细致的制度安排,打牢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
二、我校“十二五”期间协同创新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校的科研实力进步显著,为开展协同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 37752.39万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82倍;学校承担纵向课题623项,较“十一五”时期增长106.98%,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6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2项;承担横向课题1549项,科研经费18295.39万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95.77%;SCI收录论文389篇、SSCI收录论文475篇,较“十一五”同期分别增长188.15%、271.09%;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6项。
我校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有力推动了学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例如我校“经济学与公共财政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聘请了包括哈佛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教授、瓦格纳经济学讲座教授罗伯特·巴罗教授等国外知名教授组成学术委员会,指导研究院教学和科研工作。每年邀请世界一流高校的知名教授授课或者举行学术讲座。中国精算研究院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于2014年、2016年分别获得英国精算师协会(IFOA)免试课程认证和北美精算师协会(SOA)的认证,成为中国大陆首个被列入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with Actuarial Programs(UCAP)名单的高校;中国精算研究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联合主办了四届“农业风险、农村金融及农业保险国际会议(IARFIC)”,扩大了我校的学术影响力。“十二五”期间,我校在继续做好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建设的同时,新增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这一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获批“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协同创新中心”。
为响应“2011计划”,我校加强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2012年9月,在财政部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央财经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成立了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以“建立中国财政理论学派,打造顶级财经智库”为发展愿景,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方式。中心先后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大学等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多次举办高水平学术研讨会。我校还在不同学科领域重点培育了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包括全球金融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民生发展与中国经济学理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企业发展与全球战略研究中心、法金融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海外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文化经济与政策协同创新中心和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等,这些协同创新中心在开展国际协同创新、辅助政府科学决策、指导产业行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雄厚科研实力的支撑下,“十二五”期间我校共有41篇研究与咨询报告被各级政府采纳,《中国人力资本指数分析报告》《公共财政研究报告》《中国税收发展报告》《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等多部研究报告广受关注,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我校科技金融产业园成为北京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截止到2015年末,产业园的在园企业360家,注册资本金累计49.3亿元,其中学校在校生的入园创业企业已有40多家。
三、“十三五”期间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的政策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校通过实施协同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我校在财经科学领域的强大科研能力,努力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国家思想库建设、财经智库建设、财经科学“走出去”等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完善布局,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打造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
我校的“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的主要目标,其中包括:“产出若干项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理论成果和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应用成果。协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思想库和财经智库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和协同创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得到显著加强。国内外发文的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升”。要实现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目标,需具体落实以下几项关键任务:一是要搭建“一流学科创新平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全国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与建设、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培育基地建设等工作。二是要健全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包括制定校内协同创新管理办法;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修订科研工作量考核、评价和奖励办法;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完善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完善学科建设业绩考核办法等。三是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成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高端智库、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专业特色数据库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每年参与国家法规政策制定的人次,每年被政府采纳研究与咨询报告的数量,每年被行业或企业采用的研究成果等均做到逐年增长。
四、“十三五”实施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的主要工作
实施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统筹兼顾各个方面,“十三五”期间,我校将通过优化学科布局、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和科研评价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发展战略。
——优化学科布局。一是优化重点,支持以应用经济学为主干的优势特色学科群,整合二级学科设置,形成合力,早日跻身世界一流。二是强化支撑点,加强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文学、数学、哲学等基础学科的建设,增加数学、哲学等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力争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三是抓好增长点,大力加强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产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等新兴学科建设。四是探索创新点,探索设立若干学科特区,在人事管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五是建立绩效导向的动态学科支持机制,根据相关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动态调整经费支持力度,增强学科建设的有效性。
——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计划为实验区,深入推进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行业实质性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积极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瞄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深入研究,推进理论创新,产生一批精品力作,构建具有世界范围解释力的概念、范式、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瞄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以高水平有分量的科研成果服务国家发展,彰显我校作为国家重要财经智库的作用。强化科研条件支撑,重点建设包括“一带一路”财税数据库在内的一批专业特色数据库、战略经济对抗与经济战争模拟仿真实验中心,为“走出去”战略、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定期提供决策建议和战略咨询。
——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和科研评价体系。按照科研发展需要与趋势,按类别整合校内科研组织机构设置。进一步加强社科基地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青年创新团队建设、重大基础理论培育项目建设等工作。以科研经费来源结构为导向设置和调整科研管理架构,改进经费管理,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支配科研经费的权利。研究按照人文、社科、理工等不同学科属性,分类修订科研评价、考核和奖励办法。建立质量优先的科研评价体系,增加考核周期的弹性,鼓励潜心治学,建立以“代表作”为中心的科研考核制度和同行评价制度,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试点开展国际同行评议制度,为学术大师的成长与涌现提供优良的科研环境。
——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科研成果奖励、科研项目设置及科研考核评价等方面向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研究倾斜,引导、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大力支持和鼓励学术专著出版,力争出版学术专著的数量和质量比“十二五”有显著提升。进一步创新机制,积极支持与促进跨学科研究。加强国际科研合作,通过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发展规划处 洪煜 林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