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消费之新气象

期次:第351期       查看:22

  刚过去不久的猴年春节,文化消费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赏花灯、逛庙会等传统大众文化娱乐方式继续保持其节日红火地位;看电影、订制文化旅游等新兴文化产品也广受欢迎。当传统习俗日益转变为一种文化消费的符号时,春节这一“文化旧瓶”被续上丰富的“消费新酒”,成为中国民众新的消费热点。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信息,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 15.6%,实现旅游收入 3651 亿元。春节前夕,农业部向社会推介了以“春节到农家过大年”为主题的141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00 余个休闲农业精品景点。这些线路和景点分布在我国30个省市,其中很多都与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等有关,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参观。
  鸡年春节,影视演艺等文化休闲消费加快增长。中国电影在消极预期之中,以33.34亿元的春节档票房成绩实现逆转,其中贺岁片 《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功夫瑜伽》等电影上映首日票房均突破亿元,看电影已成为中国人春节阖家团圆的新年俗之一。北京举办文化庙会、游园活动、文艺演出、民间花会等文化活动4400余场次,参与人数749万人次,其中演出市场观众数量达18.1万人次,创3年来新高。
  总体来看,2017年春节文化消费主要新在三个方面:
  一是春节文化消费较往年增长迅速,这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紧密相连。在文化消费领域,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数字是,当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时,一个国家就进入了物质和文化消费并重的时期;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居民的消费转向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201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865.999美元,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消费观念的转变,也给文化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是文化消费产品推陈出新,除了庙会、春节饰物等传统春节文化产品外,以贺岁片、歌剧、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产品也出现在春节文化市场上,刺激居民消费,成为推动春节文化消费的重要动力。以中国电影业为例,各式各样的贺岁片全面覆盖消费群体,从大众口味的《西游—伏妖篇》 到清新文艺范的 《乘风破浪》还有儿童之家三口标配的《熊出没》,看电影成为家庭春节娱乐新宠。
  三是“互联网+”与文化消费进一步融合,网上快速购票、网购折扣使得许多消费者选择从网上购买文化产品,同时互联网的无地域性又为文化消费提供了极大便捷。比如,四川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网购一幅杨家埠的年画来体验不同地域的年味儿。
  对于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来说,春节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节日,而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文化消费盛宴。吃喝已经不再是“春节经济”的重中之重,文化精神享受成为主题。尽管目前势头正好、潜力无限,如何持续发扬文化消费优势,使春节文化消费真正做到收益与口碑并存,仍是文化生产者不容回避的问题。
  (文化与传媒学院 15文产 王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