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北京胡同

期次:第366期       查看:25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是老北京的一大地域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北京的传统民居几乎都是四合院——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宽窄不一、长短不等的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录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胡同历史
北京胡同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公元前1045年,古燕国首次在这片土地上建都,并将其命名为蓟城,当时的城墙是用夯土筑成,较为简易。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进一步对国都的形制做出了明确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此时开始注重城建制度,对城中街道布局也有了明确说明。接下来的两千多年间,从秦、汉开始,直至唐宋,这块地方一直都是北方的重镇。十世纪初,辽朝建立,把这里作为陪都,改称南京,又称燕京。十二世纪,金朝建立,在此建都,称为中都,中都城里出现了坊、街、道、巷,但仍还没有“胡同”出现。
  1276年,元朝在毁于战火的金中都原址的东北部,按《周礼》的原则建立了“状如棋盘”的大都城,这就是著名的“元大都”。1285年2月元朝颁布诏令:“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高及居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贵族功臣,悉受封地,以为第宅。于是,元朝的官僚、贵族们就按此规定,在大都城内盖起了住房及院落。一间间房屋,一个个院落,一个挨一个盖,连起来后便成为一排排的屋子,而排与排之间不仅要采光、通风,还得留出进出的通道,由此便形成了胡同、小街和大街。不过元大都当时仅记有29条胡同,并明确规定宽9.24米的才叫胡同,要达到18米宽叫小街,到36米宽就称为大街。
  1403年明朝燕王朱棣登基,将元大都改称为“北京”,并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城墙一改以往用土夯筑的方法,全部用砖包砌。大城里包着皇城,皇城里包着紫禁城。紫禁城位于京城中心,而紫禁城的中心又是皇极殿(今太和殿),皇上的蟠龙宝座又位于皇极殿的正中。一条无形的线从这个宝座上穿过,北起钟鼓楼南至前门楼,后又延伸到永定门,纵贯京城南北,长达16里。整个北京城的建筑布局,都以这条中轴线为主,城内一切建筑都整齐对称地排列在其左右,街道胡同亦如此。此时期胡同数量迅速增长,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有街巷711条,胡同459条,共为1170条。
  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沿袭了明北京城,仅对紫禁城和皇城进行了小规模修整。由于清朝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政权,统治者在定都北京后,便实行了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令内城居住的汉人全部迁到外城,从而促进了原来较为冷清的外城的发展。新迁至外城的人匆匆盖了许多新房、新院,连起来就形成不少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规范或不规范的新胡同。此时对原来元朝作的胡同必须宽9.24米的规定,早已逐渐模糊了,虽街巷胡同格局“大抵袭元、明之旧”,但“街巷”与“胡同”的界定早分不那么清楚了,总体数目已增到2077条之多。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过去由于皇城占了北京城的中心位置,阻断了东西主干线,东西往来必须绕道天安门广场以南的棋盘街或北边的地安门。民国初年,随着紫禁城的开放,行人才可以横穿东西长安街。这样,北京就有了一条横穿东西的长纬线,与之前的中轴线相交形成一个大十字坐标,街巷胡同就以此为中心而往外发展开。几条新干道的打通、增辟,带动了胡同的发展,到四十年代北京的街巷胡同已达3200多条。
胡同趣事
北京有句俗语说到“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如牛毛。”乍一看,这星罗棋布多如牛毛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但只要多下点功夫去了解,就会发现每条胡同都有着自己的掌故趣闻,有着独特的含义,这一点在胡同的命名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北京胡同数目众多,命名方式也各不相同,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形象标志命名。北京的很多胡同是以一个较明显的形象标志来命名的,这也表现出北京人的实在、直爽和风趣。较宽的胡同人们顺嘴就叫成了“宽街”,窄的就叫“夹道”,斜的叫“斜街”,曲折的叫“八道湾”,长方形的称“盒子”,细长的叫“竹杆”,扁长的称“扁担”,一头细一头粗的叫“小喇叭”等。
  2、以树木植物命名。有的小胡同没有特别显眼的标志,胡同中种的树多,就有了柳树胡同,枣林胡同、椿树胡同等以树命名的胡同。
  3、以方位命名。许多胡同在起名时为了好找,还在胡同名称前加上了东、西、南、北、前、后、中等方位词,如东坛根胡同、西红门胡同、南月牙儿胡同、北半壁胡同、前百户胡同、后泥洼胡同等。
  4、以北京的土语命名。胡同名称多是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自发起的,所以有不少北京的土语掺在其中,如:帽儿胡同、背阴儿胡同、取灯儿胡同、闷葫芦罐儿胡同、笤帚胡同、胰子胡同、嘎嘎胡同等,叫起来京味儿十足。
  5、以吉祥话命名。有些胡同名称还表露出了老北京人的美好愿望,如喜庆胡同、喜鹊胡同、福顺胡同、福盛胡同、寿长胡同、寿逾百胡同等,还有带着“平”、“安”、“吉”、“祥”等字眼的平安胡同、安福胡同、吉市口胡同、永祥胡同。
  6、以手工业工人和一般居民姓名命名。北京胡同中还有不少是以普通手工业者和普通老百姓命名的,这也展现出北京人宽容博爱,兼容开放的心态。例如砂锅刘胡同(今大沙果胡同)、王纸马胡同(今汪芝麻胡同)、骟马张胡同(今栓马胡同)、孟端胡同、刘汉胡同(今刘海胡同)、安成家胡同(今安成胡同)等。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命名方式外,北京胡同名还有许多有趣的来历。仁义胡同的来源,就和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有关。相传明代时,两位大臣是邻居,只一墙相隔。一次大雨泡倒院墙,在重修时,两家因墙基发生争执,倪家说金家多占墙基,金家说倪家多占墙基。两家分别给在外做官的老爷写信,要他们出面干预。时间不长,两家分别接到回信,信的内容都是:“千里捎书一尺墙,让给他人奈何方?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见到信后,两家人十分惭愧,因此在修墙时分别让出一墙的墙基,形成一条约5尺宽的胡同,百姓管这条胡同叫仁义胡同。
  帘子库胡同的来历则和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密切相关,她所用的竹帘都由工匠精选南方的上等慈竹,经过十几道工序精工编织而成。这些竹帘磨损后会被换下,因为旧帘子是皇家用过的,不可能卖给平民百姓使用,只能设立个地方存储,于是就有了帘子库,而帘子库所在的这条胡同就成了帘子库胡同。
  胡同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居所,也是普通民众表达情感、寄托愿望的重要载体。
胡同文化
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存留至今,大多数已演变成多户群居的大杂院。较之单门独户、封闭规整的四合院而言,四方杂处、半私密性的大杂院更能体现“老北京”的风俗人情。北京城的平民百姓在胡同和大杂院里演绎着他们平静从容、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即使是深处困窘时,也没有人自暴自弃、自轻自贱,都在挣扎着寻求自己做人的“体面”和尊严。这种“挣扎”又是阿Q式的,伴随着北京土话的插科打诨,用对己对人的善意嘲讽消解生活的不足。无法实现“天棚、鱼缸、石榴树”的精致富足,就在屋檐下用破脸盆种上五颜六色的“死不了”,夏天,草茉莉的清香也能飘出去很远;春天够香椿芽、秋天打枣;养猫遛鸟逗蛐蚰,喝茶下棋扭秧歌。老祖宗留下的乐观心态和悠闲气度,是人们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法宝。
  大杂院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聚居之地,院落是公共的,水龙头是公共的,甚至厕所也是公共的。基础设施的简陋带来了生存竞争的严酷。一不留神就会引起邻里纠纷,小家庭的秘密也会被别人窥探去成为饭后的谈资。然而,世代浸染的儒家文化培养了人们温和善良、谦让恭谨的品格,公共的空间也为人们提供了沟通交流、消除隔阂的场所,使得温馨和睦的总体气氛得以形成。
  长期的友好交往基于这样一些观念上的共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弟妹、扶助弱小;一家有难、大家支援、一家有喜、同祝共贺;互通信息、互通有无、邻里守望、集体防卫。这些共识构成了胡同文化的精神内核,闪现了北京传统文化的光辉,也成为北京胡同留给人们最宝贵的记忆和财富。
  (文化与传媒学院 16古代文学研 孔苑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