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在《国际税收》课程中的应用

期次:第367期       查看:70




  教学案例介绍
一、背景据美国的国际调查记者同盟组织披露,340多家全球大企业借卢森堡分支机构“掩护”秘密避税。国际调查记者同盟组织历时6个月,对2.8万份秘密文件进行调查,发现跨国公司借助复杂的金融架构在卢森堡享受极低的税率,避税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根据卢森堡避税协议泄密文件,摩根大通、百事可乐公司、宝洁、联邦快递、宜家和其他340家跨国公司,通过与卢森堡签订秘密协议大幅避税,而且规模呈现系统化。
  这些“榜上有名”的跨国公司在卢森堡设立分支机构,通过编制复杂的会计报表和法律构架,把数以千万美元的资金流从公司总部所在地区或是核心经营区,转移到卢森堡。由于卢森堡的税率远低于公司所在总部地区,从而帮助企业规避高达几十亿美元的税务。
  这其中宜家的案例更让人惊叹:宜家在卢森堡注册的控股公司2010年全年纳税4.8万欧元,而当年利润在25亿欧元以上,相当于0.002%的税率。
  二、避税方式分析宜家创始人英格瓦他通过复杂的公司结构和资产结构使宜家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合法途径将税收减少到最小值。他的方式是,将宜家理念的使用权转给一家独立于家具店的公司(英特艾基系统有限公司),这给宜家在缴税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因为宜家家具店必须为使用宜家销售理念支付给这个公司一笔许可费,所以全球宜家公司网所创造的利润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宜家的高级管理层想压缩某国分公司的利润,只要提高该国销售公司缴纳的许可费。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当地家具店在缴费之后没有利润剩余,那么就不用纳任何税了。具体分析后,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避税方式:
  1.通过移居避免成为高税国的税收居民
20 世纪 70 年代瑞典税法规定:遗产中只有35%可以归继承人所有,其余部分充公。为避免宜家被遗产税拖垮,英格瓦选择移民。英格瓦决定移民到邻国丹麦,于1973年来到丹麦,并把宜家的上层机构和主要办事机构搬到丹麦。1989年在列支敦士登设立Interogo Foundation。
  2.利用中介国际许可公司、中介国际金融公司进行转让定价
英格瓦将宜家理念的使用权转给一家独立于家具店的公司。宜家家具店必须为使用宜家销售理念支付给这个公司一笔特许权使用费,所以全球宜家公司网所创造的利润就会受到影响。
  宜家的德国子公司都有对应的比利时合作中心,所谓的比利时合作中心是一些金融公司,这些位于比利时的子公司在大公司内部提供金融和市场营销服务。它们的作用是:一家公司的比利时合作中心把商标名卖给对应的德国子公司,并且价格昂贵。但这家子公司并不支付现金,而是通过贷款支付。
  通过这种方式,支付商标和贷款后,德国财政部门面前的这家德国子公司利润很低几乎不用纳税。同时,在这种公司形式下,比利时子公司的税收也是最小值。通过这些操作,宜家通过合法的税收编排将它的税务负担从40%降到了15%左右。”
  3.选择有利的公司组织形式(利用慈善基金会控股获得低适用税率)
从数据上看,宜家集团在全球数十个国家有290家门店,每年的销售额达280亿美元。不同于普通的公司性质,宜家具有非营利机构性质,它的适用税率不是家具行业通用的 18%,而只是3.5%。宜家集团的母公司是英氏控股集团(InskaHolding),即宜家为英氏控股集团所拥有。英氏控股集团完全属于非营利机构英氏-宜家慈善基金会(Stichting Ingka Foundation)宜家实际上是由英氏-宜家慈善基金会控制。英氏-宜家慈善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机构,享受免税待遇。与此同时,宜家的资金不会被困在这个基金会里面。所有宜家商场(包括宜家集团内的商场和集团外资金运营的加盟店)需要向宜家内部系统公司支付其总营业额3%的费用,以租借“宜家概念”。
教师谈经验
随着“一带一路”和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国际税收问题和《国际税收》课程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据此,我校很多学院都开设了《国际税收》这门课程,涉及财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贸易学院、商学院等多个学院的十多个专业。
  然而,国际税收课程涉及到的新概念多、新知识点庞杂,不少学生反映在学习时(如对税收管辖权、属人、属地原则等概念)较为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需要一个过程。此外,由于开课学院的学科背景和学生背景存在较大区别,非税收专业与税收专业的课程教学在课程时间和内容侧重点上也存在较大不同,因此,教学目标、方法及不少教学资料需要区分设计。
  为加快学生对国际税收体系的接纳,使其熟练运用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案例,同时这些资源需要不断更新调整;另一方面,国际税收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也客观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展开更深入的自我学习过程的方式。这就要求开展较多课堂教学互动,并且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同时介绍一些或经典或争议的案例并加以分析,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进一步给予国际税收方面的选题、以至于论文写作、分析方法的指导。因此,在国际税收课程中可以给学生介绍广受关注的苹果、微软以及宜家等避税案。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汉堡王、沃达丰、星巴克等居民企业的案例介绍,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基础自行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深度自我学习,加深对课程所需要掌握原理的掌握。
学生谈感受
由于学习《国际税收》的还有不少非税收专业的理科学生,他们与税收类或文科生相比较而言在学习和理解这门课程上可能存在更多地区别,因此我们邀请了非税专业的理科生谈了自己的感想。以下是学生感想:
  对于非税专业理科生而言,感觉《国际税收》和学习的其他课程有较明显的区别,都更像是一种水平式的知识体系,架构像文科知识,涵盖广而丰富,但每一个知识点深挖下去又有很多内容与深度,在问题的探究上更多在于实际操作的灵活运用,法律法规建立于经济学逻辑上,二者相辅相成,重在解决现实问题;其他的经济学方向课程大致是罗列一个框架,在一些基本假设下更多地探究实证问题、并得出结论、推广政策建议,在论文的构思和写作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是不错的方式,像案例分析也是很贴合课程性质的实际、还能让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展开更深入的自我学习,小组讨论则能够让同学们加强对于知识点和案例的沟通和认识。
  (财税学院 陈宇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