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晦涩的理论嫁接上诗的语言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方法与实践

期次:第369期       查看:24

  理论可以如“诗”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大多通过学习该学科的理论史或思想史来了解本专业,理论课程能使学生了解学科的由来、发展、代表人物及核心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夯实专业基础。就社会学专业来说,《西方社会学理论》是基础课和必修课,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把该门课程讲好意义重大。
  然而,《西方社会学理论》包含大量来自西方的概念和论断,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显得非常生疏和晦涩。学生也反映出概念繁多、晦涩难懂、容易遗忘等问题,对课程兴趣不高。那么如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就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用简洁的语言将某个人物的理论概念串联起来,方便学习和记忆,教学效果会有所改观。如果能进一步在语言上达到整齐工整、朗朗上口,便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可将每个人物的理论,概括为一首七言律诗,用56个字压缩繁杂的内容,既便于记忆,也易于回忆。剪除理论的晦涩,嫁接上诗的含蓄,会给《西方社会学理论》课增色不少。
  近三年来,我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本文仅以《西方社会学理论》中涉及的8个重要理论人物为例,辅以简要解释,取名为“社会学名家评说系列”,分上、下两部分呈现。
  “诗”说社会学名家(上)本部分从社会学的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谈起,其他人物包括英国社会学奠基人赫伯特·斯宾塞、法国社会学奠基人埃米尔·涂尔干以及批评社会学的开创者卡尔·马克思。
  (一)奥古斯特·孔德自然人世本无隔,万象群学由孔德。知识发展三阶段,秩序进步两相合。实证学坛常罗雀,人道宗教诟病多。孤独穷困终身事,贤愚成败怎评说?一二句:孔德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没有本质区别,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生活。他把学科发展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六个阶段,社会学位列高阶,几乎涵盖一切学科。三四句:孔德把人类思维或人类知识的发展分为神学、形而上学和科学三个阶段,对应军事时期、过渡时期和工业时期三个社会发展时期;把秩序(社会静力学)与进步(社会动力学)作为研究主题。五六句:孔德开创的思想叫做“实证哲学”,他开班讲授实证精神,一开始吸引了一些听众,但这些人最后都离他而去。他晚年提出的“人道宗教”思想也招致很多批评。七八句:孔德经历了法国的七个政权,在物质和精神上遭受双重痛苦,虽然后人尊其为社会学鼻祖,但却不愿过那种穷困潦倒的生活。
  (二)赫伯特·斯宾塞群学亚圣斯氏也,中立客观胜孔德。社会宛若生命体,三大系统紧配合。机体进化类型多,尚武工业广传播。力辩自由反约制,群己权界待分说。一二句:斯宾塞被尊为社会学“亚圣”。斯宾塞认为孔德根据观念解释社会发展,而他要追求彻底的客观性。三四句:斯宾塞将社会比作生物有机体,存在生长进化规律,包括营养、循环、神经三大重要系统,三大系统彼此配合,社会才会健康运转。五六句:斯宾塞对社会进化进行了多种类型划分,最有名的是对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比较。七八句:斯宾塞坚持自由放任主义,反对国家对个人事务的干预,但又觉得国家在一些问题上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所以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线问题(群己权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埃米尔·涂尔干问祖应寻涂尔干,边缘群学登教坛。社会分工开宏论,机械有机团结观。方法准则成一言,自杀类型分四端。宗教生活源何处?神仙在世不在天。一二句:涂尔干是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启发了无数后人的研究。在法国,他第一次把社会学搬上了大学讲坛,对于社会学的学科建制贡献巨大。三四句: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类型划分,成为社会学理论中的一对经典范畴。五六句:他的著作《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系统论述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经验研究中,成果是《自杀论》。该书提出了三种主要的自杀类型(利己型、利他型和失范型)和一个附带类型(宿命型)。七八句:涂尔干晚年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人对社会力量的崇拜和敬畏,导致了原始宗教的产生,即社会创造了神。
  (四)卡尔·马克思社会发展有根由,基础之上建高楼。资本世界蚀人骨,革命火焰照全球。异化劳动怎罢休?无产阶级引潮流。风吹黄卷青灰落,激情能燃几个秋?一二句: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三四句: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矛盾且无法调和,必须通过工人阶级革命推翻资
产阶级的统治,全世界无产者要联合起来,为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五六句: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四种形式,并认为异化要通过消灭私有制和无产阶级革命来克服。七八句:在革命年代之后,认真阅读马克思理论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其理论引发的革命热情也在冷却。
  “诗”说社会学名家(下)本部分从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讲起,其他人物包括德国社会学奠基人、德国社会学学会创始人的马克斯·韦伯以及斐迪南·滕尼斯、意大利社会学奠基人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后者也是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最优”概念已为经济学人所熟知。
  (五)格奥尔格·齐美尔名实常辩难分舍,交往形式宜斟酌。统治服从分层序,聚合离散看规模。冲突学说谱新曲,文化理论唱悲歌。学人常念齐美尔,独享边际尚洒脱。一二句:齐美尔批评了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实在论的争执,进行介于二者之间的社会形式分析。三四句:统治与服从相对而言,服从分为服从个人、服从多数人和服从规则。群体凝聚或离散和群体规模有关。五六句:齐美尔认为冲突是正常的社会交往方式,具有情绪宣泄和社会整合的积极功能。其文化理论及主客观文化矛盾学说,表达了他对现代性的忧虑。七八句:齐美尔是犹太人,在德国大学中没有得到正式教职,始终是个边缘人,但他简洁凝练、灵活深刻的文风却让人看到其思想洒脱的一面。
  (六)马克斯·韦伯群学三足有其一,价值中立不可欺。进步岂止生产力,宗教伦理辨东西。权威政治可类析,除俗祛魅尚法理。韦伯若见铁笼摧,大师来生能无泪?一二句:马克斯·韦伯与涂尔干和马克思一起被称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韦伯强调价值中立的方法论原则,反对把个人价值观带入研究过程中。三四句:韦伯认为,马克思解释经济发展的模型是有限的,他从文化观念的角度寻找近代理性资本主义繁荣的重要原因,并用其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的宗教伦理对各自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走向的影响。五六句:韦伯划分了三种权威类型,指出法理型权威成为社会理性化的方向,这是世界的“祛魅”过程。七八句:韦伯认为社会理性化尤其是科层制是现代人不得不钻进去的“铁笼”,并表露出对现代前景的忧虑。
  (七)斐迪南·滕尼斯群学体系分三元,意志类型划两边。社会利益多羁绊,社区情感常挂牵。
生活形式有偏爱,隐忧情怀见一斑。若可比照涂尔干,滕氏思想更悲观。一二句:滕尼斯将社会学分为纯粹、应用与经验社会学三个层次,将人的意志类型分为本质意识和选择意志两种,分别与社区与社会这两种社会类型相对应。三四句:社会靠利益关系连接,而社区靠情感纽带整合。五六句:滕尼斯更偏爱社区型的生活方式,认为社会类型的生活方式充满了算计和淡漠,体现出他对现代发展的担忧。七八句:滕尼斯对社区与社会的划分,与涂尔干对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划分类似,但他对社会类型的发展抱持相对悲观的态度。
  (八)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理性主义要商榷,原因当问帕累托。行为逻辑分彼此,剩余派生两物别。开卷最似君主论,尊贤求动有豪杰。狮王唱罢狐登场,精英循环本无歇。一二句:帕累托认为,理性行为只是人类行为中的一部分,而更多的行为其实是非理性行为,社会学应该多关注人的非理性层面。三四句:帕累托区分了两种行为类型,即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支配二者的力量是剩余物和派生物。五六句:帕累托对政治的看法和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的观点相似,崇尚英雄人物的统治,认为开放的社会有利于精英的出现。七八句:帕累托以狮子和狐狸比喻两种不同的政治家类型,前者勇猛,后者狡黠,但无论哪种,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治的历史只是精英循环的过程而已。
  总结与讨论这种以诗歌进行总结的方式,经过 2008、2009、2011级社会学班的授课实践后,证明其在激发兴趣、促进记忆、方便复习方面有良好效果。但 56 个字所涵盖的内容有限,有些概念尚在诗外,因此我也提醒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来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理解。
  在我看来,这种诗歌式的总结方式比较适合讲授理论类或史类的课程,特别是概括一个人物的思想。因为个人思想往往有相对明确的体系,表达一些核心概念易使人联想起其他概念和观点,起到化晦涩为通俗、以点带面的效果。对于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进行这样的总结比较困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总结不必全以古诗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现代诗的形式,只要读来上口、便于记忆即可。
  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个性和灵魂的体现,上课的方式与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型和经验可供参考,每个老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不同课程、班级的特点,寻找最恰当的教学方法。
  (社会与心理学院 王建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