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里的“互怼”文化

期次:第376期       查看:30

  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微信等软件登上了社交舞台,人们的交友方式不再是面对面沟通,而转战于社交软件。两个现实中没有见过面的人,隔着屏幕,交换着喜怒哀乐,打破了传统社交文化里由外至内了解他人的方式。换句话说,交朋友由从前的看眼缘再交心转变为先交心,再见面。一定程度上,这种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交换内心想法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于是,网络社交中的“互怼”文化应运而生。
  就在表情包、网络段子、包袱故事走红的同时,我们发现,人们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倾向于“互怼”,这种情况在同龄人中尤其常见。“互怼”即互相“攻击”,这种“攻击”被默契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面对这类攻击的时候,人们通常是会心一笑,然后予以反击。而这里最有代表性的是各式各样的表情包,一张表情欠揍的熊猫挠着头然后配着“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很白痴啊”的文字的图片,表达的却不是真正的贬义意味。与你对话的人现实生活中可能做不出相应的表情,但隔着屏幕,却能借着表情包,准确的表达内心的想法,在这个意义上,社交软件还原了人真实的内心。正是因为人在网络的私密空间里卸下了防备,能够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同龄人间的交往,更倾向于“互怼”。这样的“互怼”意味着坦诚相待,意味着在内心深处我与屏幕对面那个人之间无隔阂,无代沟,意味着两人心意相通,并且彼此了解自己在对方那里所扮演的角色。同样两个陌生的人,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也能在聊天中慢慢卸下心防,关系在“互怼”里迅速升温。
  在中国人传统的交往方式里,“互怼”并不常见。我们讲求“君子之交淡如水”“以礼相待”的交往方式,所以在传统的交往中,每个人都要以礼貌的方式对待朋友,一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固定的。这是因为在面对面的现实交往过程中,人们没有办法完完全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每个人对于别人的表达的理解存在差异。而在“互怼”文化里,语境和语气决定了词语的褒贬意。创造语境语气的,就是相应的表情包和表情符号,借助于网络的文字化表达,人们的认识趋向于统一。这么说来,“互怼”文化,其实是对语言文字表意的更深层次的拓展,将语境语气更加流畅地运用。
  有观点认为,网络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大,但在我看来,虽然人们在关注手机网络的时候有些忽略身边的事物,但是,人的交往却有了深度和广度。即便是家庭交往,那些没有办法在现实里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们,不如试试给父母 微信,发个表情包,抖个包袱卖个萌,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算父母依旧维持着自己严厉的形象也无可厚非,反正隔着屏幕,他也摸不着你。
  (会计学院 16注会 陈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