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心 · 启 智 · 展 胸 怀

——《中国文化概论(英)》授课经验谈

期次:第379期       查看:15

  《中国文化概论(英)》是英语专业三年级的限选课。设置目的是提高学生文化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但开课之初,学生的满意度不高,主要原因是生动程度、深入程度、启迪程度不尽人意。从第二年起,《中国文化概论(英)》由专人讲授,探索新的教法,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近两年学生的选课率在85%左右,评估分数达到96分上下。数年探索的授课经验可归纳为七个字——开心、启智、展胸怀,这里面浓缩了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开 心
即通过生动的手法让学生爱上这门课。除了多媒体视频剪辑等常见的“生动”化手段外,本课程讲授过程中重要的做法是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设问”并解答。这里涉及到“知识匹配”原则:从熟悉的东西引入陌生的知识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致,而对事物的新解读往往会让人“会心”之余感到“开心”。
  《中国文化概论(英)》中各个专题中都设定了专门的“开心之问”。讲到中国的语言问题,我们就问: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评价一个人的人品时有时会说“他话不多,一看就是实在人”,甚至有人以此作为择媳择婿的标准之一,你也有意无意这样判断一个人吗?这种“人”与“话”的关系体现了什么样的语言观?再比如,讲到中国传统教育,涉及到科举、学子对背诵经典的心态等话题,我们的“设问”是:为什么古典小说中不少书生寄居在寺庙中,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如《西厢记》中的张生,如《聂晓倩》中的宁采臣等?为什么书生多有“艳遇”,不是遇到富家女,就是才貌双全的狐仙女鬼来投怀送抱?
  一般情况下,面对这类问题,学生的回答多七嘴八舌,答案间或有精灵古怪之处,这时候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老师当然不能无备而来,既然提出了问题,就得有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前一个例子中包含了中国人对“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怀疑,中国人浸淫其中的儒道释三家思想对“语言”的态度都是疑虑重重的:孔子谓“天何言哉”叫人待人接物“听其言观其行”;道家用“道可道非常道”说明语言之无力,用“善言不美美言不善”、“大辩不言”来证明语言容易误导人心;佛家之“八戒”中有四戒是关于不得乱说话的。后一个例子中,书生寄居寺庙说明了一来佛家慈悲,虽免费提供的是粗茶淡饭、简床陋室,但也给穷苦的书生跋涉赶考的路途省下食宿等费用;二来寺庙虽为佛家所有,对儒家的书本并没有“禁入”,相反,书生考完多会留下些书籍在庙中,多年积累,寺庙成了赶考书生的“图书馆”;三来从读书的环境来说,一般饭店人来人往,嘈杂纷乱,而寺庙中的和尚纵然诵经也有专门的诵经堂,香客也有专门的进香处,与书生各不相扰,而寂静寂寞寂寥一般也被认为利于专心学习。书生的“艳遇”应该多为小说家言,子无虚有,为什么?写这些东西的本身就是“书生”,他们读书勤了,劳了筋骨,稀粥喝多了感到体内空乏,举目望去除了同类书呆子就是断了尘缘的男性秃头,掩卷长叹之际,也可能意淫下相反的美好景象:即便自己穷困潦倒,也有美人堪称巨眼英雄看出他未来的锦绣前程,为之投怀送抱,为之生死不渝。
  当然,老师在对各个有趣“设问”进行“教师解读”时,尽量做到“学术性”和“通俗性”兼顾,以便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前一个例子中我们会讲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的背景是他的一名学生在白天睡觉,而“八戒”之说马上让学生想到《西游记》;后一个例子中我们则在分析完“书生心态”后引导学生去看《红楼梦》中贾母批戏文那段描写。对学生自身生活行至的“影射”,对古典文学的指引,多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讲时心情愉悦。
启 智
就是深化本门课程的所有研究专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启其智慧之门。让学生“开心”只是实现更高教学目标的手段,讲授《中国文化概论(英)》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知识面、思考力方面有所提升,为此我们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强调了“比较”的环节。
  课程教学中可以作“比较”的有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之比。学界关于中国文化各个侧面都存在争议。比如说,中西都有学者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赞颂有加,主张爱惜自然环境,使万物能普遍地生长成遂,契合了“保护环境”的现代观念;他们也推崇中国传统的通过道德教化来“协和万邦”的民族观,这该是“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关系的理想图景。然而,这样的自然观和民族观也被别的学者(如张岱年)批判为中国传统社会没有走上科技道路的成因:不像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难以产生对科学技术的热切追求,在教育中也不会侧重科学的内容,特别到宋代后哲学家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直觉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脱离了物质生产的方向,更加影响到中国科技的发展;而在民族关系上强调和谐与防御,对与竞争相关的科技不会那么重视,就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在征服、殖民、贸易的过程中不断接触学习他国的新知识技能,把从中国和伊斯兰世界借去重要的发明都转化为好狠斗勇的利器。这种解释与李约瑟《中国科技史》中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相对西方滞后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比较是“中西比较”。怎样正确认识自身的文化?这需要就一定“参照物”进行比较和鉴别。
  首先,看看西方人对同类问题的处理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本国文化的特点。比如,法律是解决人与人、人与国之间纠纷、伤害的一个人为手段,法律的形态因时、地、人的不同而差异万千,但都脱不开“罪”与“罚”的界定问题。中西传统法令在罪与罚界定上最明显区分有:(1)惩罚的牵连面方面,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经常是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惨剧;而在西方纵然犯罪,家属不免被歧视,但犯罪是“个体”行为的看法和做法倒是普遍;(2)“通奸”作为“性过错”还是“性犯罪”方面,中国封建社会将通奸作为“重罪”责罚,家族有权将当事人处死;而在西方进入基督教社会后,通奸虽仍然是“罪过”之一但却可以通过“忏悔”而洗清罪责;(3)不“孝”之罪与人权之规定方面,整个封建社会孝道进入法令,不孝者被告可入狱,而关于人权的法律规定到20世纪才有,这与西方相比在时间上晚了数百年,也表明中国是个伦理社会而西方是重个体的社会。
  其次,解读异族人对我们文化的看法,不管其看法是否有偏见,都会给我们提供新的视角,让我们理解当今外国人关于中国之各种观念的历史渊源。比如,我们讲到中国的地理专题的时候就给学生介绍了西方关于中国之历史地理的想象:从古希腊时代直到欧洲中世纪,西方人认为世界就是二到三分,要么是三分为亚、非、欧三个洲,要么就把非洲归到亚洲,使得世界直接二分为东、西两方,正是在东、西方的划分和想象中,西方出现了关于中国形象的雏形。(1)地理环境理论中,西方关于中国和东方的“迷思”概括起来就是:土地富饶,物产丰裕、珍宝多多、王者霸气,但气候单一,百姓温和、胆怯、盲从,不重个体和个性。(2)位置论中,东方因为是太阳升起之处而被赋予非常积极的联想,比如伊甸园的位置、圣诞日来送礼物的东方三智者等,可以说,东方代表古老、睿智、精神高尚。(3)中世纪以后,西方声势渐涨,对东西方对比的评价转向,一直到十九世纪盛行的欧洲中心主义,都把东方之古老解释为颓废,睿智说成是狡黠,精神的追求是异端的表现,最极端的评价是把东方说成是黑暗、邪恶而野蛮之地。以上三种“东方”想象在现当代都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比如对嬉皮士对禅宗的热爱,比如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疑虑,还有现在“中国威胁论”的甚嚣尘上都与西方传统上的东方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说,教学中我们给学生传授基础的材料既反映该国文化的特色,又能为引起思考做准备:各个专题中的“对比”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审视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来处,思考关于文化的各种解读,增长对世务的见识;而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查看“像”与“不像”、“同”与“不同”,是在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看待中华传统文化,是在对中西互照互识的过程中寻求跨文化汇通的可能。
展 胸 怀
就是用新的视角和观念引导学生“重审”那些所谓天经地义的问题,培养学生开发、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对他人、对周遭的整个世界。如果说通过比较的内容可起到“启智”的作用,那么帮助学生“展胸怀”的内容其实是对一些世界“共性的问题”的解读,这种解读需要强调概念的更新、视角的更替,以增加对问题的敏感和深入性。
  《中国文化概论(英)》教学中,我们在解读世界共性问题的时候,首先使用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在课程“绪论”部分,我们介绍了“文化”、“文明”两个基本概念后,引入了“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一词。“夜郎自大”的成语、中国自以为“中心之国”的观念,虽然如今倍受嘲弄,但其实是人类看自我的共有的现象。看看各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哪个不把自己国家的国家“居中”?中国的世界地图是以太平洋为中心的,而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世界地图则是以大西洋为中心的,而澳大利亚的世界地图是南半球的视角,在我们的眼里那是“上下颠倒”的世界地图。再看看绘画,同样是“圣婴图”,西方油画中的圣母圣婴都是金发碧眼,而张大千的《圣母抱耶稣图》中的圣母很像慈眉善目的观音,圣婴则像是中国年画中的骑鱼童子。另外还可以想想风靡世界的动漫,其中的动物不是多像人样“直立行走”,性格也是人物化,甚而是民族化的。这些反映的是人多是从自身出发来想象世界和故事。“民族中心主义”的视角产生原因在于:(1)一般人体都在单一的环境中成长,犹如坐井观天,不了解外面的世界;(2)人从心理学来说,会不由得“选择看见”自己想看的东西而忽视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一面;(3)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对自身、对民族文化的肯定利于自我认同,民族自豪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的要素,妄自菲薄会导致文化传承的中断。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民族都不能永远居于“领先”位置,过份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就能演化为一种“民族中心主义”,使人闭目塞听、拒绝变革,反而更容易导致其失去领先地位,中国历史见证了这点;而且我们也要警惕别人的“民族中心主义”的倾向,防止自卑感的产生,而当今的世界给我们更多看自己、看其他民族的机会,我们都有一定博大的胸怀,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不足及长项。
  在解读世界上“共性”问题时,我们还注意引入新的视角来解读我们熟悉的现象,比如讲到历史上中国妇女的地位问题时,我们引入了女权主义者对童话故事的解读。《白雪公主》故事开头,王后坐在窗边边看飘舞的雪花边做针线,不小心扎了手。这里个场景实际上是传统妇女生活的写照:窗边代表其居于屋内这个“局限的生活空间”,针线是其日常“劳作”的象征,出血正是其“月经和生育”中的常态,而雪白蕴含对其品格“纯洁”的要求。王后死,继母新王后每日问魔镜“谁是天下最美丽的女人”时,那魔镜中的声音实际上是男性对女人外表的判断,足以造成新王后内心极大的焦虑,令其嫉妒新生一代美女。而白雪公主出宫后,到了七个小矮人那里,她的任务也是在房中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她关心的事,也是外表的美丽,要不然,继母来兜售的打理头发的缎带、梳子就不会被她接受。继母第三次来设计谋害她用的是个一半红一般白的苹果,苹果是 《圣经》 中的“禁果”,红的一面代表不可触碰的“激情”,白的一面代表“贞洁”。白雪公主吃下一口红苹果倒地,七个小矮人救治不了就将她放如水晶棺材保管,这个“透明度”反映的是将女性“物化”为一种可供欣赏的展品。王子的一吻让白雪公主醒来,这吻象征“性觉醒”,对妇女而言婚前最好性意识处于沉睡状态。之后,白雪成了王后,那她生下子女后,年岁增长了会不会容颜渐老,不再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女人”,她会不会担心失宠,会不会有嫉妒之心?所以说白雪公主、前王后、后妈不过是一个女人一生的不同阶段。这样的解读可以让学生看到妇女问题,同时也更加理解“人的行为”,对人性不同侧面表示理解和同情。
  《中国文化概论(英)》的教学中,教师力求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创设者,也应该是一个运筹帷幄的调控者,同时还要做一个观察者和交流者,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思辨能力和创新理念大有助益,达到“开心、启智、展胸怀”的目的。
  (外国语学院 王晓红教授 吴新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