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期次:第389期       查看:27

  “双创”一词诞生时间不长,但它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从官方文件可知它指创新和创业,可创新和创业并非适用于所有专业,所有类型,所有专业里人才类型的培养。针对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双创”意味着什么呢?创新创业到底是什么?我们觉得是不是把创意加进去,这样才符合我们人才培养的要求?
对双创人才需求增加
双创在文化产业领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从2014年到2017年,北京市九大文化创意产业里,从业人员的数量有明显变化,有的行业增长非常明显,同比增长达到5%左右,这是非常大的增幅。而有的行业呈现出负增长,最高达到了8%。正数的5%与负数的8%之间空间非常大,这种变化意味着一些人才从一个领域流动到了另一个领域,从哪些领域到了哪些领域呢?
  九大行业里增长最大的是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2015年同比增长2%,2016年同比增长4.9%,将近 5%。增长第二大的是广告会展,它是正增长,今年同比增长1.1%;接下来就是旅游休闲行业,增长0.8%。除了这三个正增长行业其他行业都是负增长,负增长跌幅最大的就是艺术品交易行业,艺术品交易从业人员负增长达到8%,其次是新闻出版行业负增长4.3%,设计服务行业负增长
5%,广播电影业负增长2.2%。可以看出传统的文化产业的行业中基本从业人员的增长全部都呈负增长,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传统文化产业行业里的从业人员的流失非常严重,流到哪里了呢,流到了软件计算机网络服务业,流到了广告会展和旅游休闲业。通过测量,我们发现从2014到2017年北京人才的集聚的程度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有0.1%,但是从一个行业到另外一个行业的流失现象非常的明显。也就是说在今天,这些正增长的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才,传统的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正在大量地流失。这显示了一个就业趋势,将来我们的同学们就业往哪里去?我想将来,即使是传统做设计服务的学生,或者传统的新闻出版或者艺术品的学生,择业领域也是不断的趋向正增长的领域里。这就对我们的人才结构提出了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就是双创人才。
需要什么样的双创人才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双创人才?文化产业管理基本都是应用型的人才,跟与创意创业有极大关系的。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创意创业人才,知识结构是怎么样的?首先,是一个文化人,此外还要拥有互联网的技能。今天很多内容生产人员都到计算机领域做内容,所以一定要有计算机、电脑、软件的技能。另外还要有什么技能呢,就是有创业的意识,同时应具备创意意识。今天互联网行业搞内容制作,大量的工作需要具有创业意识。自媒体、网络直播一定要有创业意识,否则不会在这个领域有一席之地。刘树勇老师的产品特别契合大众的需求,他因此成了最受欢迎的画画的老师。没有创业意识我想我们的老树画画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
  我们培养的双创人才不仅要是文化人才、艺术人才,更要掌握互联网的技能,拥有创新的意识。基于这样的知识和能力需求,我们的双创人才培养有了方向和目标。
如何进行分层培养
教育部文件里谈到人才要分层培养,什么叫分层培养呢?一个是卓越人才,一个是双创人才。卓越人才就是少数的、精英的研究型的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就是创业、实践人才。有这样能力的人才和培养即分层培养,我们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更倾向于双创人才培养。如何培养呢?学校也在做探索。比如在创业意识方面,学校委托商学院对全校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供各个专业的学生选择,这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用的。通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在招生上面。从江西到武汉到上海我们做了关于大类招生的调研,它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以前都是界限比较分明的小学科,将其变成一个大类,比如说文学类、管理类、经济类,用这样大的专业综合形式来招生、培养。这样的工作学校在做,学校从招生工作开始要实践这种培养形式。
除了招生,针对如何培养的问题,我们也做了探索。这包括,如何才能够更好的把学生实践的能力,双创的能力提升上来。一方面学校在做,一方面校企结合,采用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形式。另外一点是做学校综合性基地,我们学校在推,我们也在做。这种学校的综合性基地恐怕会越来越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我们学校做校内实训几个方面:首先课堂上做案例教学,这个比较普遍。其次跨专业的联合大作业,即把所有专业的老师学生联合起来完成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我们的艺术设计系同学可以做产品的创意和设计,广告的同学可以做品牌的策划,中文系同学可以做文化产品的资源挖掘和管理,金融的同学可以做投融资和经营管理。也就是说,我们把各个专业的资源全部打通,为一个作业共同协力配合。这是我们正在启动,推进的一个项目。
  此外,我们学院的龙驹传媒、路演大会等系列校内实训基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五届汽车产业创意大赛里,全国一共12名得奖者,我们学校包揽了前四名和第八名。在设计方面,很多学生也获得了比较重要的奖项。这样一种人才的校内实践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效果非常的明显。我们也希望把这种模式继续坚持下去,最终为人才培养找到一个最适合的方式。
  (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何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