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风光

期次:第467期       查看:136

这便是万里长城的风光。如蜿蜒崎岖的巨龙,似宽阔的臂膀,承担着防御保卫的使命,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透过这张照片,从厚重的城砖里,从结实的墙壁上,我们得以洞察曾经的风景,能够窥见历史的模样。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物华天宝的中国,或者说历史的中原地带,历来充斥着外敌的觊觎。长城,象征着对外抵抗、对内守护的刚强态度。在周王朝抗击北方游牧民族时,最早的长城应运而生,后又有秦朝动用百万劳动力修筑万里长城的故事。广大劳动人民砌成了坚实的边防关卡与高墙,让中原农业文明得以安全稳固地发展。

长城独特的保卫方式在于:万里高墙无法让外敌拥有持续突破的机会。一旦有关口失陷,其余关卡的军队就会对其进行狙击,阻断侵入者的后路。“癣疥之疾再重,也不会病入膏肓。”这也是中国人的独到智慧——众多人口团结一心,便可众志成城,打造不可突破的壁垒。当宏伟长城成为中国标志与世界奇景,长城背后的精神已然铭刻于国人内心。它如图腾般承载着中国人民最刚劲、最血性、最顽强的力量。你听义勇军进行曲中记录的不屈反抗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长城支撑着国人刚强精神不灭,而正是这样的精神塑造了今日之中国。

长城的文化价值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诸国后,便以长城要塞为根据地,开辟和维护着长安至大秦两万余里的“丝绸之路”。它穿越千年时光,跨越万里版图,演变为今日中国的“一带一路”——在1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间开展了经济贸易与文化产业的合作,援助基础设施的建构,为各国民生福祉开创了一条繁锦昌盛的道路。中国以开放的态度实现了文化的“美美与共”,以包容的胸怀打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枪林弹雨中一路经历着的苦难让中国变得刚强,可她却将积蓄的力量化解为“润物细无声”般的无私援助和交流共鉴,让这个历经风雨仍挺立的身躯,展露出一颗同情共理、热爱和平的心灵。柔和的包容中,流淌着更深厚也更伟大的积蓄。

当你扫清谣言与误解的蒙尘,你会在她乌黑的眼眸中,看见五千年浩浩河山与历史图景的铺陈。如果让我用寥寥数语真切地讲述她,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必定是“刚强”与“柔和”并济——因坚毅的刚强而在历史的硝烟中屹立不倒,因包容的柔和而在今日的世界舞台不朽永存。老子有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刚为盾,以水为剑,方成今日刚柔并济的中国。

所以,当我再一次望向那雄伟长城,便仿佛窥得今日之中华。

(金融学院2019级金工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