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相 长 共 促 共 进

——经济学院史宇鹏老师

期次:第529期       查看:89

史宇鹏是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数字经济、产业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他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发表了数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他自豪地提到,在中财大任教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因为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教学条件也有了巨大的改善,学校口碑不断提升。他强调了团队合作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并认为大学是学生与教师共促共进、成就彼此的共同体。


史宇鹏,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JournalofInternetandDigitalEconomics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产业经济学、社会经济学。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ChinaEconomicReview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荣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2019年入选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2022年入选中央财经大学“龙马学者”特聘教授。

自豪的中财大人

2007年博士毕业后,史宇鹏老师进入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工作,至今已有十五年了。十几年间,史宇鹏老师在个人得到成长的同时,也亲眼见证了学院和学校的壮大与发展。

过去的十年,是中财大发展日新月异的十年,师资力量在不断壮大,教学条件也有了巨大的改善,学校口碑不断提升。在学校门口,史宇鹏老师时常看见,有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与学校合影,有的家长还会在现场教育孩子,让他们好好学习,以后来中财大读书。他曾经到吉林省进行招生宣传,每到一个中学进行宣讲,都能够感受到所在学校以及家长们的热情。史宇鹏老师给同学们上课时,也能够感受到中财大学子活力与朝气。这些都让他觉得,能够在中财大任教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

学术深耕

“微观专业户”

进入中央财经大学工作以来,史宇鹏老师的教学科研主要围绕着产业经济学、社会经济学展开。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呼应数字经济发展、服务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建设,他又选择了数字经济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

在课程方面,史宇鹏老师常常戏称自己是“微观专业户”。从《经济学原理1》、到《微观经济学(中级)》、再到《高级微观经济学》,各层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他都讲过多次。通过课程讲授,史宇鹏老师不断感受着教学相长的涵义。例如,他每年都会给经济学院全体大一新生讲授的课程《经济学原理1》,即使是讲授原理,也常常有新的灵感。由于新生对经济学接触较少,提问不会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往往不按“套路”出牌,却更能给老师很大启发。史宇鹏老师在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过程中,也常常发现新的收获,他的部分研究题目就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

史宇鹏老师提到,在科研方面,学校在经济学各学科领域都有比较强的师资,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者,组建团队一起进行研究。目前经济学研究基本上都需要团队合作,以便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知识专长互相支撑,这一点对于推进科研工作来说非常重要。

致力学科建设

“研究需要沉淀”

在史宇鹏老师眼中,中财大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很多教师在评上教授之后更加积极上课、做研究、带学生,有些老师的工作量比评上教授之前多了许多。同事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道德观深深地感染着史宇鹏老师。

刚评上教授时,前辈提醒他要沉下心来做更“大”的研究,要出更有分量的成果。前辈的善意提醒,影响着史宇鹏老师的科研方向,让他能够深入思考更基础的问题,将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祖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史宇鹏老师说,很庆幸周围能有这样一群努力工作的人民教师,他们营造的积极向上的氛围成为了自己认真工作的催化剂。

师生共促共进

成就彼此共同体

大学是培养人才、创新知识的殿堂。在史宇鹏老师看来,培养人才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创新知识主要由教师来承担,从这个角度讲,大学是学生与教师共促共进、成就彼此的共同体。

自参加工作以来,史宇鹏老师一直积极带领学生展开各方面的学习,指导学生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2008年夏天,刚参加工作的史宇鹏老师带领一支由经济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组成的实践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对宿迁市医疗改革的情况进行调研。每天白天,小分队开展问卷调研和居民访谈,晚上开会进行总结。这次高强度的调研活动使所有参与的师生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即使多年以后,参加调研的同学仍记忆犹新,史宇鹏老师也因此获得了2009年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自担任硕士生、博士生指导教师以来,史宇鹏老师一直带领所指导的学生定期召开讨论会。“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在他看来,讨论会是锻炼学术思维,提升科研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师工作部)

报刊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