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词英译中品味中文之美

期次:第529期       查看:56

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中英翻译宋词时的“逊色”现象,主要体现在语序、意蕴和音韵三个方面。摘要提到了英译中常见的问题和译者所做出的努力。


宋词因其丰富的文学涵养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都被誉为文化瑰宝。苏轼、李清照等宋词大家在国外广为人知,离不开众多优秀翻译学者倾注的心血。然而当我们将中英版本加以对比时,却总有英译版稍为逊色之感,语言间的鸿沟在时代和文体的影响下更加难以填补。我认为这种“逊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语序。中英文之间的语序差异在我们成为英语初学者时就已被告知,在英译版本中,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句不得不为语序让步,使得前后顺序颠倒,从而变得陌生起来。如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一词中的“槛菊愁烟兰泣露”,其中一种英译为“Orchidsshedtearswithdolefulastersinmistgrey”,再译回中文大致意为“似在哭泣的兰花和愁苦的菊花笼罩在薄雾之中”,与原词略显有差异。虽然对原词的断句理解可能也有所不同,但语序的调换显然更容易造成逻辑理解上的出入。

其次是意蕴。主要表现在个别字词上和整体意境上的“逊色”。

先看字词。个别字词,此处又特指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相信大家对中学时期分析诗词作者情感类的题目并不陌生,仅仅凭一个字就能结合上下文扩充为五六点答案。抛去对答案合理性的探讨,我们不可否认在中文的框架体系中字词多义的常见,换言之,在作者创设的特定语言环境里,这种极具主观色彩的情感词将给英文翻译带来极大挑战。在周邦彦的《花犯·梅花》中,“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被译为“InfaceofyourflowerthisyearIfeeltimeisfleet,Youseemtobegrievedwhenwemeet,Lookingstillsolanguidandsweet”译者将“愁”译为“languid”,将作者原本因与友人离别深感落寞与苦闷而无心赏花的心理活动曲解为生理意义上的疲乏,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理解上的欠缺,更多还是受限于英语语义的单一性,最终导致了翻译上的偏差。

再看意境。意境是作者为词作塑造出的整体基调,是一种朦胧的氛围。《钗头凤·红酥手》是陆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描写爱情的词作,许渊冲将词中的“春如旧,人空瘦”译为“Springisasgreen,Invainsheislean”其中的“as”和“invain”与原词的“旧”和“空”相对,将时光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在我看来,句式的对仗也是意境呈现中的一环,但出于对作者语义的传达或中英语法的差异,有时又不得不舍弃这种句式上的规整。

最后是音韵。相比于句式规整的唐诗,宋词更为多变,因此其音韵的平仄就在英译中得以体现。而说起音韵,就不得不提起《声声慢》中的那前十四个叠字。林语堂先生的译文为“Sodim,sodark,Sodense,sodull,Sodamp,sodank,sodead”他将叠字转换为七个相同的句式,并用同为“d”开头的单词呈现,巧妙地模仿了叠字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冲击,实属音韵翻译中的典范。遗憾的是,这种叠字也只能以模仿的形式用英文呈现——在英语中重复的形容词与语法相违。尽管如此,我们仍旧要感谢那些致力于将宋词文化输出国门的翻译学者们,同时也从中深刻体会到中文在宋词之美上的突出贡献。

(文/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22级中澳沈佳怡)

报刊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