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沂蒙精神在学校发扬光大

期次:第411期       查看:107

沂蒙山区流行一句话,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在沂蒙的这几日,我们亲耳聆听,亲身感受,深刻体味了沂蒙精神的境界。有用乳汁抢救受伤小战士的红嫂,也有把青春奉献在支前第一线的“沂蒙六姐妹” ,鲜活地展示了沂蒙精神自我牺牲的品格;还有用全部心血抚养革命后代,革命胜利后却毫无所求的沂蒙母亲,深刻彰显了沂蒙精神比天高、比地厚的博大情怀。

通过参观一座座纪念馆,看到一帧帧图片、一段段视频和一字一句的描述,使我们意识到抗战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 “兵民是胜利之本” 。当年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加强抗战自卫团、民兵、游击队地方武装建设,广泛组织发动群众,掀起参军支前热潮,人民群众成为抗战胜利的力量之源。抗战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米喂出来的,用担架抬出来的,用小车推出来的。

沂蒙,是中国闻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舍生忘死,用双手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奋勇向前,共同锻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担当时代重任。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 “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 ” “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沂蒙精神之所以感天动地、之所以源远流长,具有永恒的魅力,其全部奥秘正是在于形成了这样一种以党为重、以国为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 。这一精神“内核”代代相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里发扬光大,成为沂蒙人民在贫瘠土地上艰苦劳作、改造山河,为国家作出巨大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丰富提升,成为沂蒙人民坚定不移发展市场经济,率先实现整体脱贫进而走向共同富裕的不竭精神动力。

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学习践行沂蒙精神,宣传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在学校中发扬光大。我们要像沂蒙人民那样坚定对党的信仰、忠诚,牢记“四大意识”和“四个自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头脑,密切联系师生,事事为师生着想,群众的小事也是大事,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师生成长发展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氛围。

(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 侯聪惠)

`